
王志峰研究部主任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5年獲得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學位,國家首批“萬人計劃”, 中國科學院首批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員。
研究領域:
致力于太陽能熱發電系統設計,太陽能高溫集熱系統中的流動與換熱問題,聚光與吸熱系統耦合設計,太陽集熱器熱性能評價理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編寫國家標準2項,發表論文190余篇,其中SCI文章55篇。申請發明專利98項。
主要創新性成果:
主持了北京八達嶺太陽能熱發電實驗電站的研究、設計、建設、調試和運行。
提出了太陽能熱發電非穩定光熱電過程耦合的核心科學問題,并得到國家973項目支持,項目所屬六個課題獲得全優的成績通過結題驗收。
研究提出了我國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發展路線圖。
提出了在河北省張家口地區崇禮縣建設2022年零碳奧運專區的建議,以及通過跨時間尺度的太陽能集熱/儲熱為主解決崇禮全域建筑采暖的整套技術路線,在2015年奧運申辦報告中公布,并于2015年7月獲得國務院批準,設立崇禮“低碳奧運專區” 。
主要兼職: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能源科學領域專家咨詢組成員(2013-2018);
科技部”十二五”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可再生能源技術主題專家組召集人(2012-2015);
國際能源署太陽能熱發電和熱化學組織(IEASolarPACES)副主席(2014-);
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2016-);
中國科學院太陽能熱利用及光伏系統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第十屆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2016-).

王秋良研究部主任
1994年博士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致力于強電磁裝備基礎理論與工程技術的研究。在強電磁裝備構造理論、設計方法與成套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造性成果。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和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多項榮譽,為我國強電磁裝備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馬衍偉研究部主任
所培養的博士研究生中,8人獲得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人獲得中科院院長特等獎,8人次獲得中科院院長優秀獎。
主要成果:
長期從事超導與納米儲能材料及器件研究,在新型超導材料制備、高功率儲能器件及關鍵材料、強磁場材料科學等方向上取得了系統的創新成果。特別是對高性能鐵基超導材料的系統研究引領了該領域的發展,研制出國際第一根100米量級鐵基超導長線,被譽為鐵基超導材料實用化進展中的里程碑。研究成果曾入選科技部“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發表SCI論文300多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70多項、申請國際發明專利3項。
榮譽:
2019年榮獲歐洲應用超導學會“國際應用超導杰出貢獻獎”(系我國首次獲獎)。曾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0年)、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中國科學報“2019十大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多次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