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了,一輩子“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Trust錢包接收不到錢 【官網下載地址:trus.fun】請復制手機瀏覽器打開! trust wallet錢包官網版是一款非常實用的數學貨幣錢包軟件,使用這款trust wallet錢包官網版軟件不僅可以讓你隨時隨地查看各種類型的金融資訊,同時這款軟件功能齊全,FILg190十分安全可靠。她走了,一輩子“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來源:環球人物

“十年恥痛今宵去,
芳草天涯迷人還。”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于近日發布訃告稱,該所退休干部黃令儀因病搶救無效,于2023年4月20日去世,享年86歲。
黃令儀,對于普通大眾來說不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在芯片領域卻是響當當。
從二極管、三極管、大規模集成電路,到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第一枚CPU芯片,黃令儀見證并參與了中國微電子行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退休之后,她繼續發光發熱,成為龍芯研發團隊項目負責人之一,被譽為“中國龍芯之母”。
殲-20、北斗衛星能夠擁有我國國產“心臟”,成功打破西方技術封鎖,背后都少不了黃令儀等一批芯片人的付出。
為了研發芯片,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曾邀請65歲的黃令儀“出山”,也親眼看到過這位老前輩有多拼。
他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快80歲時的黃令儀仍然每天到公司上班,拖著鼠標在電腦上查電路。他想說不要這么辛苦了,黃令儀脫口而出一句話:“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與微電子學結下終生之緣
“黃老師小時候經歷過抗日戰爭,在桂林親眼見到一名5歲的小女孩在防空洞外被侵華日軍的飛機炸死了。‘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這種精神是一代代傳下來的。”胡偉武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1936年,黃令儀出生于廣西南寧,祖籍廣西桂林全州縣兩河鎮魯水村。小小年紀的她,經歷過山河破碎的絕望和流離失所的痛苦。成年后,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華中工學院(今華中科技大學)。
1958年,黃令儀畢業后被推薦到清華大學半導體專業學習,從此與微電子學結下終身之緣。當時,清華大學半導體專業剛創辦不久,黃令儀等一批新生,肩負著將我國半導體專業發揚光大的重任。
兩年后,黃令儀學成返校,在華中工學院創建了半導體專業,并親自講授半導體器件與材料課。她帶領一批年輕的教工和學生,風風火火地創建了國內首個半導體實驗室。
“什么都自己動手干,并研制出了半導體二極管。當時居然得到心中敬仰的時任科學院院長、著名詩人、作家郭沫若的視察及鼓勵,大家非常興奮。”黃令儀曾回憶。
上世紀60年代,黃令儀前往中科院計算所二室101組(固體電路組)工作,一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為了突破“兩彈一星”中的瓶頸,國家成立計算機所二部,專攻微型計算機和三極管等項目,這是中國第一個芯片研究團隊,黃令儀是團隊負責人。在缺資料、缺設備、缺人才、缺材料的情況下,她帶領隊員們嘔心瀝血成功研制出半導體三極管。
此后,在大型通用計算機研發過程中,為了能夠盡快研制出性能穩定的存儲器,黃令儀和她的團隊一步一步開始突破。他們研制的芯片在1978年贏得了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此后,晶體管研發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中國的集成電路和芯片發展開始向世界水平逼近,但差距依然明顯。


“琳瑯滿目非國貨,
淚眼漣漣”
1989年,黃令儀受邀參加美國國際芯片展覽會,但怎么也沒有料到,在那里受到了終生難忘的刺激。
在加州拉斯維加斯的展會現場,她參觀了一周,成千上萬的攤位幾乎跑遍了,卻沒找到中國的攤位。好不容易在擁擠的人群中看到了幾個國人手中拿著長城公司的塑料袋,她立馬迎上去,親切地問:“你們是來參展的吧?” “不,是來參觀的。”
她在日記中寫道:“琳瑯滿目非國貨,淚眼漣漣。”這堅定了她要“擦干祖國身上恥辱”的決心。
回國后,黃令儀繼續研究集成電路,從建立版圖庫,到探究寄生參數對性能的影響,一切重新開始。這一時期,由她主導研究的兩個項目獲得了國家專利。
隨著黃令儀在業內知名度的提高,2000年,有關單位推薦她去參加在德國紐倫堡召開的國際發明專利博覽會。這是我國第一次向外界展示芯片類產品,也是德國第一次邀請我國科研人員參加。黃令儀帶著研究成果來到了德國。
那次展會,黃令儀一行讓外國人感受到了中國的堅持與毅力。
“大約全國去了32人,別人攤位是一個公司,我們則是一個國,攤位小而擁擠,但畢竟突破了‘零’。”黃令儀曾在自述中寫道,“歸國的大巴走了約一半車程,被通知我送的專利被評為銀獎,高興之余,寫了幾句歪句:神州之尊重泰山,赤子榮辱輕鴻毛;靈臺無計四十載,不覺青絲已成雪。紐倫堡夜星光燦,啟明銀座落中華;十年恥痛今宵去,芳草天涯迷人還。”
“但是興奮之余,定下心來,仔細一想:芯片做出來了,沒有用,鎖在抽屜中,得了獎,又怎樣?它只是一張紙。”黃令儀心中始終不甘。

65歲再“出山”
2001年,65歲的黃令儀已經進入退休生活,但她的志向還沒有實現。此時,中科院胡偉武教授等人向全國發出了打造中國芯的集結令。他們親自找到黃令儀,邀請她一起搞芯片。
對于這段回憶,黃令儀曾自述道2001年12月左右,夏培肅院士的博士研究生林琦給我打電話,說夏培肅與李國杰所長要找我,希望我能幫助計算所的CPU做物理設計。第二天,一群年輕人坐在一個大會議室中,有人介紹了情況,又讓我參觀了他們研制成功的用FPGA燒成的CPU芯片,并提出了要求。
當時,黃令儀回答是“請讓我考慮三天”。
會后,黃令儀問“你們有多少經費”,回答是200萬元,但要留100萬培養研究生,頂多只能拿100萬做CPU。此時黃令儀心中一震,軟件費、投片費、人工費、返工費……這個經費要差一個數量級!當時的她有點不敢接,只怕半途而廢、不了了之。
然而,黃令儀內心深處,對計算所有著深厚的感情。最終,她還是毅然選擇加入龍芯研發團隊,成為項目負責人。
2002年8月10日,我國首款通用CPU“龍芯1號”研制成功。雖然性能上差距很大,卻真正打破了國產計算機無芯可用的歷史。
在黃令儀等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龍芯3號”等一大批國產高性能芯片應運而生,在很多領域發揮作用:復興號高鐵實現了100%的國產化;殲20等先進軍事裝備,配套了相控陣雷達,換上了中國自己的“心臟”;北斗衛星也裝上了中國芯,徹底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

黃令儀曾坦言,參加龍芯項目是她一生中最緊張 、最艱苦的工作,然而也是心情最舒暢和感到最幸福的工作。
“因為它是如此的相似,一樣的激情滿懷,一樣的時代使命感,一樣的拼搏,一樣的為國家的需要,一樣的進展很快。”
2020年1月,黃令儀獲中國計算機學會女性科技工作者夏培肅獎。中國計算機學會的獲獎理由寫道:“黃令儀研究員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一直在研發一線,參與了從分立器件、大規模集成電路,到通用龍芯CPU芯片的研發過程,為我國計算機核心器件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艱辛探索中,以黃令儀為代表的芯片人,從二極管、三極管、微型計算機、大型集成電路等,一路披荊斬棘,打造出了中國人自己的芯片。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黃令儀為了“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傾盡一生。
資料來源:長江日報、極目新聞、澎湃新聞、央視《面對面》節目等。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1、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北國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北國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 平台数据显示:民宿“加量不加价”是“淄博烧烤”出圈功臣
- 深交所三问!财务总监、董秘、证代“跑路”后续!
- 大厂狠抓贪腐:半年打车报销20万,前置仓成了煎饼摊
- 嘉实基金投研体系之殇:归凯、姚志鹏、洪流等投资总监们业绩集体哑火
- 中药上市公司董事长薪酬PK:中恒集团营收降4.48亿元,净利润缩水1.61亿元,而董事长莫宏胜年薪上涨了40万元
- 刘永谋:需要为生成式AI市场留足发展空间
- 马斯克火星梦鸽了!「星舰」首飞40秒叫停,惊现压力阀故障,网友一片哀嚎
- 侨银股份(002973.SZ):中标约1.83亿广东省信宜市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项目(第二期)
- 中国重工(601989.SH):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自愿延长限售股份限售期至2024年5月27日
- 一粒760元!刚刚,知名中药宣布:大涨价!
- 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保险是“减震器”和“稳定器” 应聚焦国家战略坚守行业风险底线